由校团委主办的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近日圆满结束。根据团省委《关于开展2012年云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11月上旬,校团委在行政楼502会议室举行了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分享会。学校党委副书记孙勇,学生处处长刘宜萍,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董学荣,教务处副处长王宝玲,团委全体干部,各院系团总支书记和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分享会。会议由团委书记何昊宸主持。
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精神和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相关文件要求,我校团委积极组织,周密部署,紧紧围绕“让青春在实践中闪耀”的主题,遵循“主题鲜明、就近就便、讲求实效、安全第一”的原则,组织各院系结合专业及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申报,并在此基础上选拔出教师教育学院、人文学院等10支社会实践服务队于2012年暑期分别奔赴昆明市的6个县区和曲靖市师宗县、玉溪市红塔区和大理市宾川县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
分享会上,党委副书记孙勇作重要讲话。他首先对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准备充分、成果丰富,和上级团组织的支持和各院系师生的踊跃参与是分不开的;活动的开展真正体现了求真务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树立了昆明学院的良好社会形象,特别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社情民意,倾听到了基层人民群众的心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大学生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砥砺了品格、磨练了意志、收获了真知、陶冶了情操、树立了理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次同学们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尝试,更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二课堂。
会上,来自教师教育学院、人文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信息学院、城建学院、自机学院、农学院、医学院、旅游学院的教师代表,结合院系自身专业特点,分别对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做了精彩汇报与成果展示,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团委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服务农村、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的成功开展,为我校团学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大学生体验农村、融入社会建立了平台。
随后,校团委还举行了一场感人的为昭通彝良抗震救灾募捐的仪式。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灾情发生后,校团委积极响应团省委、团市委的号召,组织全校同学为彝良灾区抗震救灾进行爱心募捐,全校各院系同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爱、互助互济、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美德,积极奉献爱心,全校同学共计捐款44562.8元。